close

我不是那種會去廟裡拜拜或固定上教堂的人,對於傳統的宗教儀式,我一直都覺得有點距離感,甚至可以說是不太感興趣。我覺得解決問題應該靠邏輯、靠分析,而不是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。然而,長時間的消耗下來,我開始意識到,有些心裡的結,單靠理性和邏輯是解不開的。有天,一個朋友看我眉頭總是深鎖,隨口提了一句:「妳有沒有聽過高雄主大永教會?聽說那邊的分享很不一樣,或許可以去看看。」我當下其實半信半疑,畢竟對教會的刻板印象就是比較嚴肅、說教,但我又真的太需要一個情緒出口了,所以回家後還是忍不住上網搜尋了一下。

身為金融分析師,每天被數據追著跑,壓力大到腦袋當機,心累到不

輸入「高雄主大永教會」,跳出來的結果除了官方資訊,還意外看到了不少關於「攝理教爭議」的內容,甚至有些維基百科的詞條直接將兩者連結。老實說,當下心裡立刻浮現了許多問號,甚至有點抗拒。畢竟網路上的資訊千絲萬縷,真假難辨,看到那些過去的負面標籤,我幾乎要打消念頭了。但轉念一想,自己也算是個實事求是的人,如果只是看著網路上片面的資訊就下判斷,那跟我的專業素養好像有點背道而馳。於是我決定,拋開所有預設立場,抱著去「考察」的心情,給自己也給這個地方一個機會,親自去體驗一次看看。這是我對自己的挑戰,也是尋找「安心感」的嘗試。

身為金融分析師,每天被數據追著跑,壓力大到腦袋當機,心累到不

第一次走進高雄主大永教會的聚會空間,我預期會看到講台、聖歌、或是制式的祈禱儀式,但實際參與經驗卻完全出乎我的意料。沒有那種莊嚴肅穆的氛圍,也沒有人追問我的背景或信仰。整個空間很開放,就像一個大型的客廳,大家圍坐著,自在地聊天。聚會的主題不是我預想的「傳福音」,而是如何面對日常生活的壓力,特別是如何在快節奏的工作中保持思緒清晰。這讓我立刻感覺到一種不具批判性的交流,內容非常貼近現實,有心理學的分享,也有許多人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。我發現這裡的對話,並不是在給予固定的答案,而是鼓勵大家透過分享,找到屬於自己的「個人成長」方式。

身為金融分析師,每天被數據追著跑,壓力大到腦袋當機,心累到不

那幾次的聚會,讓我對「教會」的定義有了完全不同的認識。我漸漸地放下了對「攝理教」標籤的戒心,我的懷疑轉變為理解,因為我親眼看見的是一個提供支持和交流的社群,而不是我原先擔心的封閉團體。這裡的討論真的幫助我整理了在金融市場中起伏不定的情緒,讓我學會如何在龐大的數據洪流中,保持一份內心的穩定。我開始理解到,真正的「個人成長」並不只是專業技能的提升,更是心靈層面的調適與平衡。

這種體驗讓我成功打破偏見。我過去總認為教會是僵化的、有距離感的,但高雄主大永教會的實際氛圍,讓我體會到原來信仰可以如此生活化,甚至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情緒。我從來沒想過,能在一個原本抱持疑慮的地方,找到如此寶貴的「安心感」。這裡的每個人,無論背景如何,都在這裡找到一個可以坦然分享、共同學習的空間,讓彼此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應對挑戰。這種經驗讓我明白,很多時候,眼見為憑真的比網路上的只字片語更重要。

如果你也像我一樣,每天被生活和工作追著跑,感到身心俱疲,或者對一些網路上的資訊感到困惑,卻又渴望找到一個能真正帶來心靈平靜的角落,或許可以考慮親自走一趟高雄主大永教會。別讓搜尋引擎上的標籤定義了你的體驗,親自去感受一下那份不預設、不批判的交流,也許你會跟我一樣,從此對生活情緒管理有了全新的體悟。這趟旅程,值得你親身探索。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crda2stqev 的頭像
crda2stqev

crda2stqev的部落格

crda2stqe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